從驛卒開始當皇帝

秋來2

都市生活

崇禎二年。
夏五月。
延安府甘泉縣。
城外的甘泉驛,其中壹個馬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八百零五章 原來五省總督是山西人

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

2023-12-10 19:13

  多鐸見多爾袞沒有主動請戰,他也不言語,在三個親兄弟當中,多鐸還是與多爾袞更加親近。
  他大哥阿濟格這個人平時不會處關系,盡管促成了自己與舅舅女兒之間的婚事。
  如今有幾個兄長壓著,還不曾成為諸王戰功之最呢。
  阿濟格被皇太極收拾了壹通也懶得搭理他,這種主動請纓的事,他從來不幹。
  要是以前他阿瑪在的時候,還會爭搶,現在直接開擺。
  同樣開擺的還有老七阿巴泰,當初被皇太極召集諸多貝勒給批判壹次,顏面大失。
  然後皇太極讓阿巴泰壹個半文盲執掌工部,還要去算賬。
  阿巴泰坐不住,處理這些政務簡直頭疼,後面直接消極怠工,在家擺爛。
  至於豪格如今可是正藍旗的旗主了,他才清點完下面的旗丁,簡直是損失慘重。
  縱然想要復仇,也得回去繼續抽丁入伍訓練,方能成就大業。
  再加上剛剛熟悉正藍旗的剩余將領,豪格也不想帶著壹幫不熟悉且被打的嚇破膽子的麾下沖鋒。
  皇太極見幾個貝勒不言語,這才看向老臣揚古利。
  揚古利見四旗皆被錘匪擊敗,搞得兩白旗也不想出征,他心中壹直都憋著口氣呢!
  想他自幼與老汗征戰遼東的時候,這群人還沒有壹個出生呢。
  如今已然過了六十歲的揚古利當即站起身來:
  “大汗,某願為先鋒,撲殺錘匪賀今朝!”
  “超品公如此勇猛,本汗心中曉得。”皇太極也不願意打消揚古利的積極性。
  “但是錘匪向來狡詐,我與妳壓陣,且聽聞他軍中火炮火銃居多。
  孔有德,耿仲明二人率領天佑軍,石延柱妳們助陣。”
  被皇太極點到名字的三個明軍降將站起身來高聲應和。
  吩咐完之後,皇太極留下幾個人,其余全都給放出去散心了。
  先前的打算便是襲擊察哈爾,若是察哈爾敗遁,直接劫掠的大明。
  如此兩全其美的打算,偏偏出現壹個錘匪來攪局。
  大明朝廷派來的援軍全都被大金擊敗,大明反賊又擊敗了大金。
  此事在皇太極看來,實在是不智的行為。
  “賀今朝手底下有車營,車營裏應該有很多紅夷大炮。”
  皇太極看著孔有德道:“此番妳隨軍帶來了幾門火炮?”
  “回大汗,只有五門。”
  孔有德剃了發,身著後金軍鎧甲。
  “火炮上不占據優勢。”
  皇太極也改觀了壹味的以騎馬重步兵為主的戰法,逐漸重視起來了火炮。
  當年李永芳炮轟大明白桿兵,當真讓皇太極印象深刻,也造出了大金的火炮。
  而孔有德帶來的火炮工匠,更是受到了皇太極的熱烈歡迎。
  皇太極又看向壹旁留下的漢軍旗的李永芳。
  李永芳是第壹個投降後金的大明武將,不僅多次拒絕大明的招降,反手還招降了大明許多武將。
  努爾哈赤非常重視他,被賜予免死三次。
  盡管李永芳盡心盡力服侍努爾哈赤,但李永芳依舊被痛斥、被羞辱、被罷免。
  特別是劉興祚這個女婿背叛努爾哈赤降明之後,產生了壹連串的反應。
  李永芳從掌握萬人的軍隊,直到在出山,手裏也只剩下六個牛錄,不足兩千人。
  皇太極留下的這些降將,許多人都被“章總”送進了貳臣傳甲篇中。
  “李額駙,妳呢?”
  “回大汗。”李永芳同樣也歲數不小了:
  “我麾下倒是運了十門火炮,專為破開長城用的。”
  “那都元帥便把五門紅衣大炮運到李額駙那裏去。”
  皇太極在火炮的運用當中更加信任李永芳:“屆時給賀今朝來壹個狠的。”
  “是。”
  “下去各自準備吧。”皇太極揮手讓他們下去。
  待到人少了之後,帳篷內有人扇風,總算是讓他感到了壹絲涼爽。
  “明廷沒有派援軍來,反倒錘匪莫名其妙成了大明的援軍,真是,真是讓我說不出話來!”
  皇太極完全沒有料到賀今朝就不是壹個講道理的人,或者說沒什麽長遠的眼光。
  不知道他與大金之間相互合作,才能迅速拖垮大明?
  偏偏為幾個漢人的腦袋,就要不管不顧的火並,把他架在起來,不得不應戰!
  柿子要撿軟的捏。
  皇太極吃了虧,不願與在和錘匪之間輕易發生戰事。
  等他劫掠大明多幾次之後,那個時候就有足夠的實力與賀今朝掰手腕。
  可惜,賀今朝當真是個混人!
  “大汗,大明不足為慮。”範文程直接概括了明廷的現象:“文武大小官員皆是用錢買來的。
  文的無謀,武的無勇,管軍馬者,克扣軍錢。
  造器械者,減工匠錢,軍民日不聊生。
  器械不堪實用,兵何心用命?
  每出征時,反趁勤王,壹味搶掠。
  俗語有雲:韃子流寇是梳子,自家兵馬勝如篦子!”
  範文程瞥了皇太極壹眼,見他沒有說什麽便繼續復述:“大明兵馬雖多,雖多何益?
  況且太監專權,好財喜歡阿諛,常罰失人心。
  想做事的好官,也做不了事,做了官職的人,也不想出頭做事。
  上下裏外,通篇扯謊,事事俱壞極了。”
  範文程的壹番話說的皇太極連連點頭:“三邊、宣、大去年就出兵,不能剿滅河南、山西等地的賊寇,也沒法賑災。
  如今山陜川湖又為流賊所擾亂,縱然起五省之兵,還不曾有壹絲的希望。
  反觀我大金,四方鹹歸,後患已絕,既無內顧之憂,試看南朝(明朝)君臣將相,誰是敵手?”
  皇太極對於範文程後半部的話不是太贊同。
  因為朝鮮還沒有徹底掌控在他的手中,察哈爾雖然潰逃,可蒙古右翼掌握在賀今朝手中。
  不過大明無人是他的對手,倒是正確的。
  寧完我其實也早就做過攻打北京的設想,壹條路是直攻大明京師,京師壹破,山海自開,河北傳檄而定。
  壹條路是攻打山海關,拿下此處,祖大壽等關外必然會投降。
  第三條路是從水上走,渡海取登萊,與陸路夾擊山海關。
  第四條路便是從宣、大入邊取京師。
  皇太極對於戰局做了估計,並不想要快速進攻,這些人的想法不符合軍事要求。
  聽著範文程說些提氣的話,皇太極也並沒有變得高興起來。
  賀今朝已經用實打實的戰績證明了他自己,若是在宣大碰了壁。
  無論這四條路,皇太極都得需要更多的時間回去舔舐傷口,繼續做好準備。
  兩虎相爭,必然會便宜了大明!
  兩方對於大明而言,體量皆是太小,奈何賀今朝他眼光不行,看不清楚眼前的這種形勢。
  “我意再給賀今朝寫壹封求和信。”
  聽到皇太極的話,兩個謀士皆是感到十分的震驚。
  “大汗,何故如此受此屈辱?”
  “為了大金能夠強大起來,受到壹些言語上的侮辱又如何?”
  皇太極站起身來說道:“在我不知道的地方,那些明人不知道該如何罵我這個狗韃子呢!
  但是只要我入主中原,他們還不是得乖乖匍匐在我的腳下?”
  範文程與寧完我兩人拜服,自是退下了。
  延綏鎮。
  陳奇瑜自是接到了皇帝的任命,升他為五省總督,屬實是大明文官目前的第壹牌面了。
  這個任命讓他嚇了壹大跳,早就傳出來五省總督聯合剿賊的事情了。
  但是第壹人選應該是三邊總督洪承疇,陳奇瑜沒想著這個差事能落到他的頭上。
  洪承疇倒是沒有什麽太大的感觸,按照當今天子的思維,他掌控三邊就已經是重臣當中的重臣了。
  若是在擴大到五省,天子對他也不會那麽的放心。
  皇權這種事,可不是妳嘴上說信任就能信任妳的。
  要不然也不會那麽多父子相殺,兄弟相殘的事發生。
  那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,只能做壹個孤家寡人。
  其余人膽敢,或者稍微露出壹些威脅,那皇帝說妳有實力反,就是反了!
  “恭喜陳總督。”
  “這有何喜啊?”
  陳奇瑜嘆了口氣,他壹直想要待在陜西,滅了山西錘匪才是重中之重。
  他老家便是山西保德州的,他的兩個弟弟已經投降了錘匪賀今朝。
  此事讓陳奇瑜極為憤怒,恨不得立即殺回山西去,質問他兩個弟弟,到底是怎麽壹回事?
  唯壹讓他稍微欣慰的便是,弟弟派人送出信,說是隱瞞了他這個大哥是大明延綏巡撫之事。
  而且錘匪那裏只登記了陳正學(字)在南方為官的事。
  陳奇瑜不知道的是,他兩個弟弟也怕受到大哥的牽連。
  去年陳奇瑜名震陜西的時候,有消息傳回家鄉。
  兩個弟弟皆是笑稱同名同姓之人,他大哥就是個書呆子,不可能這麽厲害給搪塞回去了!
  洪承疇摸著胡須哈哈笑了兩聲:
  “如今陛下只是叫妳全力追繳流賊,山西的錘匪留給我對付。”
  “這是何意?”陳奇瑜有些不理解。
  “聽聞高迎祥等人四散出擊,不僅在河南肆虐,反倒出湖廣、四川等地,那可是產糧之地。
  妳若是追繳,覆滅他們,亦或者能夠編練壹二,化為己用。
  將來壯大實力,回兵北上,妳我三路夾擊錘匪,豈不是更好?”
  陳奇瑜聽著洪承疇這麽說,隨即搖頭道:“哪有那麽容易!
  不說士卒,開拔的銀子以及征戰的軍餉,我已經沒有了。”
  “自是需要陛下解決。”洪承疇在做總督這方面經驗還算豐富:
  “妳不向陛下討要軍餉,讓陛下知道妳的難處,妳還能從哪裏找軍餉?
  難不成像錘匪賀今朝那樣打劫富戶嗎?
  那妳這個五省總督還沒幹,就的被人彈劾下來。”
  陳奇瑜連連點頭,是這個道理。
  如今的年月,沒銀子,就沒法購買軍糧,山陜大旱。
  洪承疇這裏不好,那錘匪賀今朝那裏也別想有個好。
  這次皇太極劫掠殘破的宣大沒有撈到太多的油水,必然會劍鋒直指錘匪。
  陳奇瑜立馬就寫了寫賞的奏疏,順便向皇帝討要軍餉。
  傳旨的太監接過陳奇瑜遞給的錢財以及奏疏,終於松了口氣。
  這趟差事可當真是危險重重,要不是他爭不過旁人,打輸了。
  說啥也不願意來這傳旨。
  洪承疇二人倒是沒有接到山西的情報,也不知道錘匪與後金軍之間,誰打贏了?
  最好的結果是兩敗俱傷,才最符合他們的利益。
  洪承疇已經皺著眉頭差人前去打探消息。
  陳奇瑜則是開始抽調兵力,最好能得到陛下的旨意,直接從陜西的稅銀當中截取,免去了路途運輸的風險。
  更何況如今宣大等地皆有後金韃子在擄掠,運輸軍餉,那簡直是光著腚送上門去給人捅。
  至於河南等地也有流賊在搞事。
  陳奇瑜覺得還是要把延綏總兵王承胤帶在身邊。
  他縱然在遼東打不過韃子,在山西打不過錘匪,但總歸打些流賊,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。
  京師皇城內。
  崇禎的臉色壹直很難看,寧遠總兵吳襄他到底怎麽回事?
  那麽多的優勢兵力,見到後金韃子就被擊潰,還帶頭逃跑。
  崇禎都恨不得宰了他!
  當真是壹將無能,累死三軍。
  崇禎忍住心中的怒氣,決定等此間事了,就讓吳襄待在京師養老,免得去禍害他手底下的兵將。
  朕不需要壹些個軟腳蝦當將軍,連跟後金軍對戰的勇氣都沒有!
  至於山海關總兵尤世祿,雖然沈沈浮浮,但總歸還是有些戰績的。
  三十余顆首級,那定然是發生了小規模的沖突,至少有勇氣與後金韃子對戰。
  面對這些增援部將的無能,崇禎又想起了他的靖遼伯吳國俊。
  戰事糜爛,那就只能讓他手裏這個“大殺器”出征!
  縱然吳國俊打敗了皇太極,他在長城內,也可以迅速的返回薊鎮防守。
  “傳朕旨意,叫靖遼伯領兵前往宣大增援。”
  “是。”
  自是有司禮監的人寫旨意,然後傳遞給內閣,讓他們批了下發。
  崇禎又拿想起壹件事:“陳奇瑜率領延綏精甲剿匪,必須是要有軍餉的,至少要準備三十萬。”
  內閣首輔溫體仁當即回復:“陛下,已題留新餉,旨意正在發往陜西。”
  崇禎對於這件事微微松了口氣,流賊若是放任不管,那比錘匪賀今朝還要危險。
  “陛下,另那些降卒該當如何?”
  聽到溫體仁的詢問,崇禎微微皺眉:
  “如何處置,妳們內閣沒有壹個章程嗎?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