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驛卒開始當皇帝

秋來2

都市生活

崇禎二年。
夏五月。
延安府甘泉縣。
城外的甘泉驛,其中壹個馬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何分田

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

2023-12-10 19:11

  原大明從七品照磨丘之陶、舉人吉珪、縣衙禮房楊玉休,三人在賀今朝的介紹下,相互認識。
  分田的事情非同小可,可是作為全場唯壹當過官的丘之陶而言,起義軍內部稱呼頗為混亂,以前主公盤子小,倒是無所謂。
  可現在盤子大了,就得走向正規化,這才是急需改變的。
  但賀今朝此時還沈浸在分田當中的事情,丘之陶覺得還是等此事了,再詳談這個編制的事情。
  縱然是緩稱王,這個編制也不能不制定壹二。
  “楊玉休妳是本地人,對於這些土地的產出想必是有了解的,妳先說說。”
  聽到賀今朝率先點名,楊玉休再次行禮道:
  “好叫主公知曉,在河曲壹個壯丁耕田三十五畝,每畝收麥大概在壹石往上,夏麥秋粟合起來便是每畝兩石。”
  壹畝產糧大概在壹百二十斤左右,也是種兩茬輪種。
  這只是西北河曲等地的估算,並不包含南方的水稻。
  賀今朝仔細回憶上課的時候,聽老師說陜北的南泥灣開荒,紅薯土豆壹起上,畝產還不到壹百斤。
  現在這個時期,旱地產出會更少。
  “旱地大多每畝產出多少?”
  “2鬥起,最高不超過6鬥,大部分都在2-4鬥之間。”
  壹石是十鬥。
  良田產十鬥,旱地只能產五分之壹。
  賀今朝已經想到了很低,但沒想到會這麽低。
  比較後世畝產500斤往上,還是各種方面的差距。
  “是脫粒還是帶皮的?”
  楊玉休瞪著眼睛道:“主公,妳沒種過地嘛,自是帶皮的,還是良田,旱地則沒法產出如此多,當然收稅也不要帶皮的。”
  “那妳們可聽說過番薯?”
  “倒是聽聞過,傳言這玩意產量極高,容易在旱地種植。”丘之陶整理文書自是見過:
  “但是我聽晉商的人說,並不是如同書上的壹樣,還需要仔細選種。”
  “按照妳們的估算,要讓壹家四口人吃飽飯,需要耕種多少畝田地?”
  “至少要二十畝,每畝還必須只能上交明初的二鬥租,最高不能超過三鬥。”
  “二十畝地?”賀今朝壹時間有些懷疑:“就靠四個人純人力種的過來嗎?”
  不是賀今朝對此懷疑,用拖拉機種二十畝地,那也不是壹件輕松的事情。
  剛才他聽楊玉休壹個人種三十五畝地,就覺得像是在吹牛逼了。
  除非是粗耕。
  對於農業方面賀今朝確實不是很清楚,但至少要達到新中國六十年代的水平,不僅要引進高產的紅薯。
  還要政權下到村裏,大修水利,動員百姓搞農肥綠肥。
  現在的大明壹個條件都不具備,只能想法子多提高田地的畝數,來補充畝產的低劣。
  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。
  “對了,如今山西壹石糧折銀多少?”
  “至少壹兩以上。”
  丘之陶想也沒想:“若是山西今年動亂不停,我們再不種糧,糧價只會高,不會低。”
  “行,既然分田,那就要要分為旱地和良田,良田總歸才兩萬畝,旱地確有二十萬畝。”
  賀今朝按照明初戶口和土地進行對比,平均也就壹人四畝地的樣子。
  這還是將近二百多年又開墾了許多。
  “都說說如何分?”
  賀今朝話音落下,這良田著實是太少了,誰得良田,誰得旱地啊?
  按照功勞分?
  可是按照賀今朝的分法,男女老幼都有份。
  “主公,莫不如良田每人分兩畝,這樣就有壹萬人能分得良田,旱田壹人分四畝,足夠五萬人分了。”
  狗頭軍師吉珪頓了頓又說道:“如何選擇,還得讓士卒自己選。”
  “不,還是要抽簽選,壹個大隊壹個大隊的抽簽。”
  賀今朝拒絕了讓士卒自己選,容易出現很多漏洞,就要以集體的名義。
  “十戶編為壹甲,十甲編為壹裏,十裏編為壹個大隊。”
  到時候便能政權下村,興修水利,壹個大隊作為生產隊,搶糞積糞也能把勁頭使在壹塊去。
  吉珪眨了眨眼睛,原來主公他早就做好種田的打算了,怨不得千人的規模編為壹個大隊。
  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,他早就規劃好了,現如今壹步壹步的。
  整個山西乃是表裏山河,作為龍興之地,那絕對是極好的選擇。
  就是產糧差點,但絕對比陜西要強的多。
  “主公,那多出來的土地,便分給其余農民嗎?”
  “不錯。”賀今朝點點頭:
  “我麾下這些分的田地的將士,無論良田還是旱地,都要劃在河曲縣周遭,而且組成家庭的田地,最好都在壹塊。
  河曲內有四條較大的支流,今後要修建水利,把旱地變為水澆地。”
  “臣明白。”
  “好,此事就這麽定了。”
  賀今朝松了口氣,把土地的分法分好了,自是要等著遷徙的人來。
  “主公,臣還發現了壹處土地沒有算進去。”楊玉休指了指距離河曲縣城足有四十裏的地方。
  “海潮禪寺?”賀今朝摸索著下巴:“我沒有把寺廟土地沒收嗎?”
  “回主公的話,當初只下令沒收士紳地主的,不曾對寺院的土地做出沒收。”
  丘之陶也下意識的忽略了這個地方。
  “寺院占據的土地不少吧?”賀今朝看向楊玉休。
  楊玉休當即就來了精神:“回主公的話,正是如此,海潮禪寺,有“晉西北小五臺山”美稱。
  始建於明萬歷年間,占地20余畝,容十二座庭院,數十樓閣,整體布局倚山勢而建為三層,以彌勒殿、觀音殿、藏經殿三點為壹線中軸。
  東有碾磨院、菩提院、九師塔院;西有十方院、方丈院、西花園。”
  賀今朝敲了敲桌子:“說重點。”
  “其中有僧人上千,這些年經過放貸加上富貴人家的捐贈,所占良田足有上萬畝。”
  聽到這裏,賀今朝眼睛都亮了三分,方才正在發愁良田太少,壹下子就多出了上萬畝。
  那這些田地足可以激勵將來加入錘匪的士卒了。
  “他娘的,壹個破寺廟就占據了如此的良田,簡直是富得流油,不配當出家人。
  如今我們這些百姓受苦受難,也該請佛祖贊助贊助我們這些貧民百姓了!”
  楊玉休哼笑了壹聲:“常言道,吃齋的菩薩不缺錢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